其他

18次世界冠军王皓谈奥运会之输:人生永不言败

2017-09-20 老方炮

“只要有1%的机会,

就要进行100%,

甚至200%的努力!”

——王皓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g0015e95cm2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在国人眼里,王皓的乒乓球有点悲情,他曾是教练和球迷眼中最期待的一匹黑马,有望摘得奥运桂冠,但每次却是位居第二。为此,王皓被大家封为“千年老二”。人们似乎忘记了,王皓拿过的世界冠军是奥运会亚军的六倍。他曾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,其直拍反手横打技术让世界惊艳。


而在演说家的现场,王皓却没有谈及18次斩获世界冠军的经历,只是分享了三次奥运会输掉决赛的过程。在演讲中,王皓称:“只要有1%的机会,就要进行100%,甚至200%的努力。”



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,王皓进入到一个崩溃的状态,他说“(我)不知道自己拿冠军为什么”。不过,这一次的低谷,并没有持续太长。他开始反省自己,“我到底需要什么?我到底想要什么?答案很简单,就是要继续战斗,像男人一样战斗,像军人一样有血性的去战斗!”


从“冠军常青树”到”千年老二”,从恐惧“冠军”到坦然面对失败,他经历了怎样的转变?听王皓讲述《我的乒乓路》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k0024afip2j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我的乒乓路

演讲者:王皓


大家好,我是王皓,记得自己在国家队职业运动员的生涯当中,已经有十四个年头。十四年的职业生涯,自己共获得过十八个世界冠军,但让大家最记忆犹新的,可能是三次奥运会的单打亚军,外界对自己也给了这样一个绰号“千年老二”。但在我看来,在我的人生当中,这既是传奇,也是一种成就,而且还是宝贵的财富。


还记得2001年的时候,国家队出台了新的机制,它是以竞争的形式来让我们这些年轻的运动员,去参加各项的国际比赛。那会儿我自己就感觉,只要有1%的机会,就要进行100%,甚至200%的努力。就是通过自己这样坚持的努力,把我带到了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,自己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男单的决赛。


当自己站在运动员通道,通往赛场的那一刹那,说实话我的头脑已经一片空白,已经懵了。在比赛场上和柳承敏的比赛,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技战术的使用,包括心理的把控,整个场上比赛的把控,已经完全是一片空白,最后输下了比赛。

 

自那以后,自己在其他的比赛当中,进入决赛,好像得了像决赛恐惧症一样,只要进入决赛就输。2005年的世界杯单打输给了波尔,2005年的全运会的团体决赛以及单打决赛都输了。那会儿的时候,可能大家认为我好像真的是“千年老二”。


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来临了,这可是作为国人的骄傲,我们能够参加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,这是多么神圣的一项赛事。可能大家都在想,王皓四年前你在雅典输掉了决赛,四年以后的北京可能正是你要去重新夺回冠军的一个时刻,自己也是这么想。在每天的训练,每天的准备当中,无数次的想象对手的模样,比赛开局怎么样,中间怎么样,结尾怎么样,甚至对手的发型怎么样,但是恰恰正是这样的纠结,有这样的这种难受,最终输掉了比赛。确实那场比赛输完以后,真真切切的已经坐实了自己“千年老二”的这个帽子。



从奥运会结束以后,自己那段时间真的是进入了一个崩溃的状态,因为内心不知道自己要拿冠军为什么,我到底需要什么,我到底想要什么。答案很简单,就是要继续战斗,像男人一样战斗,像军人一样有血性地去战斗。


通过那一段的时间以后,慢慢的开始备战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,因为自己知道伦敦奥运会就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比赛了,最大的一个比赛。


到了伦敦以后,进入了最后的决赛,但是对手换了,换给了张继科。当时的张继科,应该来讲是如日中天,无论所有的精神状态,他的这种体力、精力,包括他的技术状态,都是最强的。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,一直在努力去跟他去拼,最终输掉了比赛。但是这场比赛输完以后,我很欣然,为什么,因为我已经尽力了,没有给自己留下很大的遗憾。


还记得决赛输完以后,我背着这个包,离开球场的时候,全场的观众起立为我鼓掌,这个掌声甚至超过了冠军的掌声。我相信这就是球迷和大家,对于我的这种关注和支持。


回来以后,记得白岩松老师还在节目里头也说过,这样评价到:“王皓输了比赛,却赢了世界。”我觉得能得到这样的肯定,我相信是对我自己人生,今后的路也是一个最大的肯定。 



乒乓球对于我来讲,就像一本厚重的书,这本厚重的书翻开以后,既有成功又有失败,既有遗憾也有快乐,还有荣誉,我相信这些都难不倒我们,难不倒我的队员,也难不倒我今后人生的路。


无论经历过什么,我都要跟他们说:“永远有一样东西击不垮、打不倒我们,那就是精神!”


-END-

来源:我是演说家(bjtv_speaker)、演讲与人生(yanjiangrensheng)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对版权有异议,请后台联系,议定合作或删除。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、交流之目的。

长按二维码关注“老方炮”


畅谈艺术金融、投资理财、收藏品鉴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